地 址: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
电 话:020-123456789
网址:tianlin520.com
邮 箱:admin@aa.com
12月9日,顽疾工信部对外通报称,治理由于存在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,架剂且未按要求完成整改,良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包括豆瓣APP在内的顽疾106款违规APP进行下架处理。(据12月10日《北京商报》报道)
下载一款地图导航类移动应用程序,治理需要获取手机通讯录和短信权限;打开视听类移动应用程序,架剂位置信息也许会被频繁扫描;一不小心,良药触碰移动智能终端的顽疾某个图标,麦克风权限就会被打开……伴随着消费生活与移动应用程序的治理深度融合,一些违规APP过度索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架剂行为愈演愈烈,日益成为数字社会亟需强化治理的良药一大“顽疾”。
部分APP过度索取个人信息行为频繁,顽疾使人不胜其扰。治理一旦这些获取的架剂信息被违规泄露或滥用,广告电话、诈骗短信就会接踵而至;部分APP的过度索权行为,侵害了消费者的隐私权,滋生了信息黑产等利益链条,为不法分子借助互联网进行经济诈骗提供了漏洞与土壤,消费者信息权和人身财产权安全状况令人堪忧。
为消费者数据权益提供安全保护,我国相关法治建设进展迅猛。《网络安全法》明确网络运营者收集、使用个人信息,应当遵循合法、正当、必要的原则,规范了APP运营者必须遵守的“铁律”;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细化个人信息保护,明确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,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,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;《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》则为常见的39类APP收集个人信息描摹出了最为细致的“画像”,什么信息可以合理获取,什么信息则是过度索取。可以说,融合民法典、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武器,一张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网已经愈发紧密。
APP过度索取个人信息治理,需要监管部门综合施策。截至目前,工信部已经开展了20次APP超范围索取权限、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专项清理整治行动;先后三次组织对重点问题开展“回头看”,持续加大对APP侵害用户权益的整治力度。12月9日,工信部对106款违规APP开出“下架”的严厉罚单。整治措施不仅仅是“下架”,监管部门治理“组合拳”频出,不断压实APP经营者的主体责任,公开对违规APP的公众举报、投诉渠道,督促APP经营者提高内容质量与运营能力,完善信息发布审核、公共信息巡查、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……相比以往,如今的网络空间愈发天清气朗,消费者个人信息“安全阀”愈拧愈紧。
部分APP经营者屡屡被罚,令人瞩目。据工信部通报,2021年1-11月期间,豆瓣APP已经被监管部门实施了20次处罚,并多次予以顶格50万元罚款,累计罚款数额达到900万元。本次“下架”处罚名单中,豆瓣APP依然在列。资料显示,诞生于2005年的豆瓣曾是一个传播书籍、电影、音乐等作品信息的网络“翩翩少年”,如今却成为屡屡受罚的APP“问题青年”。唏嘘之余,对监管部门的这记“当头棒喝”,笔者不禁鼓掌喝彩。部分APP经营者漠视消费者隐私权,甚至借助信息黑产谋取不法利益,屡屡踩线过界,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益,如果只是“一罚了之”难以叫醒“装睡之人”,只有重典惩治,踩下“刹车板”,才能收获真正效果。“下架”应是治愈这类违规APP的一剂“良药”。
当然,“下架”不是目的,规范管理是为了更好发展。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,两手并重、两手都要硬。明确规则,划出底线,设置好“红绿灯”,让APP经营者敬畏法律威严,引导督促APP经营者强化企业主体责任,依法依规创新经营,只有如此,APP运营者才能行稳致远,消费者信息安全权益才能得到切实维护。(徐文智)
责任编辑:24上一条:文峰“坑”不能仅靠执法来填下一条:莫让点评再“超前”